中国股票市场的注册制是2016年3月正式实行的,这一制度是对原来的批条制度进行改革,将企业对股票发行的各种资料,向有关监管机构进行申报,然后由市场自主决定股票的交易价格,在投资者的共同参与下实行发行。与此前的审核制度不同,注册制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监管模式,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。
股票注册制对散户影响
股票注册制是中国在A股市场上逐渐推行的一种新的股票发行方式,对散户的影响包含了两个方面:一方面,注册制将缩小散户和机构用户之间的差距,提高散户投资的参与度和话语权;另一方面,注册制也会改变市场的“抢筹码”和“中签率”等投资策略,使散户更需要通过研究基本面等方式进行投资决策
股票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区别
股票注册制和核准制是两种不同的股票发行制度。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将申请材料提交给监管机构进行审批,获得批准后再进行发行。而注册制则是发行人依据规定提交材料后,由证券交易所审核并进行发行。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审批的主体不同、发行机构的自由度以及用户的参与程度。在核准制下,监管机构是审核发行人资质的主体,主要由保荐人经纪人以及证监会等机构完成。在审核过程中,对于浏览过申报材料的用户,用户仅能在收到股票后进行投资,这意味着散户参与获得股票的机会较少。在注册制下,证券交易所则是审核发行人资质的主体。证券交易所在审核发行人提交的材料时,将侧于开展反洗钱审查、资产状况等方面的监管,并将更多地考虑用户利益及用户参与度。散户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配售比例更高的资格,进而参与投资。